​漫谈我的下乡经历|从此成为乡里人

2024-12-13 06:02 来源:生活常识网 点击:

漫谈我的下乡经历|从此成为乡里人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基本算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以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为代表的知识青年主动放弃城市身份,毅然返回农村老家参加生产劳动,拉开了此项运动的序幕。全国各地真正大规模有组织地开展此项运动,应该是在1968年底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以后。

我所在的县城地处山区,直到1974年下半年才开始组织实施,先后组织了两批,第三批还未实施就中止了。插队落户的地方都选在本县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公社和大队,也就是现在的乡镇和村子。当时的政策是,每家孩子中只允许留一人在城里就业,其他子女一律下乡插队务农。

我是第二批下乡的。由于有了第一批的铺垫,我们走得可谓是顺风顺水,无缝衔接,甫一毕业县里就举行了热烈的欢送仪式,给每个人胸前挂上一朵大红花,还发给一本袖珍版的《毛泽东选集》,以及自学用的笔记本和钢笔等用品,用敞蓬大卡车敲锣打鼓地送到了乡下。我们那批共分了两个小组,每组大约30人左右,分别落户在同一个公社中的两个相邻村子里。每个组县里都配备了一名带队干部,负责日常与村干部联络沟通,我们组的领队是县供销社的干部,姓厉,40多岁的年纪,老家就是我们下乡那个公社的;村里也专门有一位大爷负责与我们对接。

为了迎接知青组的到来,村里专门盖了两处坐北朝南带院子的宿舍,男女生各占一处。男生人多,院子稍大些,北面一溜四套联体瓦房,最西头是厨房,其他三个套间,东西两侧各住三人,中间过厅平时放张小桌子用于吃饭与学习,厕所在院子西南角,大门开在南院墙的正中。后来知青回城后,那个地方变成了村民兵连的活动场所,我回去过一次,远远望去感觉很破烂萧条的样子,墙皮已经斑驳不堪,再无印象中的那般温暖了。

那时城镇非农业人口实行粮油定量供应,学生好像是每月33斤口粮,对于下乡知青,政策规定在第一年过渡期内,保留每月的国库粮供应,口粮不足部分由村里解决,一年后完全过渡到在村子里分粮吃。知青组的一日三餐由我们自己排班解决,每天一男两女搭档,女生负责做饭,男生负责担水劈柴等力气活,村子里安排一位大婶定期来帮我们用鏊子摊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