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战斧巡航导弹的前生今世

2025-04-14 05:34 来源:生活常识网 点击:

黑科技-战斧巡航导弹的前生今世

战斧巡航导弹,弹重1300公斤,全长6.25米,宽度直径0.52米,填装的高爆炸药重量为450公斤,最大射程为2500公里,巡航速度达885公里/小时,造价每支约186万美元,战斧巡航导弹是一种长程,全天候,具有短翼,以次音速巡航飞行的导弹。主要的特点是射程远,飞行高度较低,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突防能力较强,且损伤效果好,通用性强,可由各种平台发射。并且体积小,重量轻,弹翼和尾翼可折叠,便于运输和发射。并且使用弹性强,机动灵活,生存能力高.

战斧巡航导弹的产生来自于科技发展与政治需求两方面的结合。在科技发展方面,战斧导弹得利于:

1.高精度命中

自1950年代以降,体积上持续缩小,但是功能和精确度不断提升的导引系统。1958年LTV-Electro公司(后来更名为E系统公司)研发出地形轮廓比对(Terrain Contour Matching,TERCOM)导引系统,他的体积比过去的使用雷达做为地形比较的导引系统要小且轻,但是在精确度上有大幅的提升,也因此成为美国两款巡航导弹的导引系统。

2.体积小

1964年威廉斯研究公司提出一项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研发案,这一款发动机预备做为可被单人使用的“飞行腰带”飞行器。这个飞行器能够以95公里/时的速度飞行16公里的距离。1967年威廉斯推出重量仅有31公斤、直径30.5公分的WR19涡轮风扇发动机(对外正式型号为F107),这颗发动机可以提供1.910千牛顿(430磅)的推力,相较于当时具有类似推力输出的涡轮发动机,WR-19的体积和重量都非常的小,经过不断的测试和改良之后,WR-19的可靠度让缩小巡航导弹的体积不再是梦想。

3.小型核武器

核子武器小型化,使得同样体积与重量的弹头的威力大幅提升,或者是同样威力的弹头能够安装在较小型的导弹上面。根据战术核武器爆炸威力的大小,通常把爆炸威力在100万吨TNT当量以上的称为特大型核武器,把爆炸威力在10万~100万吨TNT当量之间的称为大型核武器,把爆炸威力在1万~10万吨TNT当量之间的称为中型核武器,而把爆炸威力在1万吨TNT当量以下的都称为小型或小当量核武器,还有人把爆炸威力在1000吨TNT当量以下的称为超小型核武器或微型核武器。由于受临界体积限制,核武器通常是做大容易做小难。

在世界战争史上,战斧巡航导弹对于美国军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其中有三大战役战斧巡航导弹的运用极为明显,同时造成的伤亡打击也极为惨重

1.波斯湾战争

1991年波湾战争是战斧导弹的处女秀,开战前美国有大约900枚BGM-109C与100枚BGM-109D,另外有60枚潜射型陆攻C型导弹由麦道公司紧急修改,提升内部的燃料携带量,使得攻击潜艇可以在较远的距离发射。在整场冲突当中,一共使用了291枚战斧导弹攻击各类地面目标,发射成功率是95%,命中率是85%。许多战斧导弹的攻击计划是安排在侦查卫星通过目标区之前的一个小时命中目标,能够透过卫星取得攻击效果的评估资料。如果目标区的天气状况不佳,导致无法使用导引武器时,也会改以战斧导弹取代有人飞机。

2.科索沃战争

1995年美军对塞尔维亚第一次使用战斧巡航导弹,诺曼地号巡洋舰(USS Normandy CG-60)一共发射13枚导弹,而这也是第一次使用第三批次、GPS导引的战斧。

1999年科索沃冲突开始时,除了美国海军之外,英国海军的潜艇也发射20枚战斧攻击各处目标。26枚战斧分别针对18处可移动目标,摧毁或者是损伤10架停在地面的飞机与14具雷达。在78天的冲突中,一共使用了238枚战斧,其中198枚命中目标,这些目标包办了50%可移动目标与42%的整合防空系统。

3.叙利亚内战

2014年9月22日,美国海军派出阿利·伯克号驱逐舰发射战斧导弹攻击在叙利亚边境ISIL据点。

2017年4月6日,美国为报复叙利亚阿赛德政权殃及平民的致命化武攻击(据土耳其卫生部称该化学物质为沙林),下令发射59枚战斧导弹攻击巴沙尔·阿萨德部队的沙伊拉特空军基地。在攻击被证实后的数小时内,叙利亚与俄罗斯都有不同的命中率评估,稍后由美军公开证实59枚导弹皆完全命中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图片及部分资料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