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历史:李鸿章一生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

2025-04-14 20:41 来源:生活常识网 点击:

图说历史:李鸿章一生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一生签订了30 多个条约:1871 年8 月《中日修好条约》;1876 年9 月中英《烟台条约》;1884 年5 月中法《会议简明条款》;1885 年4 月中日《天津条约》,同年《中法新约》;1895 月中日《马关条约》,同年11 月,中日《辽南条约》;1896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同年6 月《中俄密约》;1898 年6 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约》;1901 年9 月八国联《辛丑条约》等

图说历史:李鸿章一生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

《中日修好条规》是在大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日本明治4年)9月13日,日本与清朝之间签订的条规,日本大使为伊达宗城,清朝大使为李鸿章。

图说历史:李鸿章一生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

总体上说,《中日修好条规》是一个基本上平等的条约,它的签定标志着中日关系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日本刚开始明治维新,对外要"开疆拓土",海上向南扩张的目标就是琉球和台湾。《中日修好条规》只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个幌子。

图说历史:李鸿章一生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

1876年8月21日,李鸿章与威妥玛在烟台正式开始谈判,9月13日签订了 《中英烟台条约》。

图说历史:李鸿章一生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

《中英烟台条约》不仅按英国政府的意图结束了滇案,而且英国由此实现了它十余年来企图在华扩大通商特权的愿望,得到了入侵中国西南边境(西藏和云南)的所谓"条约权利"。英国从《中英烟台条约》中夺得的各项在华权益,很快就被其他列强"一体均沾"。

图说历史:李鸿章一生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

《中法会议简明条款》又称《李福协定》。光绪十年(1884)四月十二日,法国代表福禄诺抵达天津,与李鸿章商谈通商、撤兵等问题。四月十七日,签订了《中法会议简明条款》,共五款。清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法国不索赔款,不伤中国体面,中国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声明中国自北越撤兵,调回边界。法国见清政府退让,便继续扩大对华侵略战争。图为法军进攻越南山西。

图说历史:李鸿章一生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

1895年,清政府派直隶总督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与日本全权代表、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议和。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图说历史:李鸿章一生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

根据《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该条约是继《北京条约》以来侵略者强加给中国最刻毒的不平等条约,它使日本得到巨大的利益,也适应了帝国主义各国向中国输出资本愿望。该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战争的结束。

图说历史:李鸿章一生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

1896年6月3日(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沙俄利用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困境,藉口“共同防御”日本,诱迫清政府派遣特使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臣维特在莫斯科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防御同盟条约》。一般称为《中俄密约》。

图说历史:李鸿章一生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

《中俄密约》的签订和筑路权的攫取,为沙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和控制中国东北地区提供了各种方便,大大加强了沙俄在远东争夺霸权的地位。

图说历史:李鸿章一生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

《中俄密约》是沙俄以不正当手段诱迫清政府签订的彻头彻尾的强盗条约。它的签订,使俄国不费一枪一弹,实际上把中国东北区域变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这对于俄国将侵略矛头进一步伸向华北及长江流域,进一步对清政府施加影响,争夺远东霸权,具有重要意义。

图说历史:李鸿章一生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

1898年3月6日,由李鸿章、翁同龢代表清政府,与德国驻华公使海靖签订中德《胶澳租界条约》。条约签订后,山东全省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但德国并不以此为满足,它是要以山东为基地,继续扩张势力,直到把黄河中下游都作为它的势力范围。

图说历史:李鸿章一生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

光绪二十七(1901年)年7月25日,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朝廷在北京与英、美、德、法、俄、日、意、奥、西、荷、比11国公使在《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上签字,共12款,19个附件。

图说历史:李鸿章一生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图说历史:李鸿章一生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图说历史:李鸿章一生签订30多个不平等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