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风雨兼程,一起向未来

2024-11-22 16:36 来源:生活常识网 点击:

《康巴》:风雨兼程,一起向未来

康藏学家任新建说:不了解康巴就难以正确认知藏民族的形态和发展历史,就不能完全领悟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著名作家达真的《康巴》,让我们走近康巴,拥抱康巴。

达真,藏族,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康巴》《命定》《家园》。《康巴》获长篇小说“骏马奖”;由《康巴》改编的大型广播剧获“五个一”工程奖,第八届四川文学特别荣誉奖;《命定》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编剧的电影《金珠玛米》获得第十七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提名。

小说《康巴》讲述了三个发生在近代康巴的故事,故事虽然单独成篇,但又紧密关联。《大梦》讲述了20世纪初,在赵尔丰实施的改土归流接近尾声之际,康定的大土司云登格龙在恐慌与彷徨之中,意识到这股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在无尽的绝望与挣扎中,学会了宽容和尊重。《悲梦》讲述了回族青年郑云龙为情受困,携爱人逃到康巴藏地。为了生存,努力与当地的文化融汇,求同存异,在顺应的过程中寻求到崭新的生活。《醒梦》讲述了大商人尔金呷与降央土司之间的世代恩怨,多年血腥挣扎,最后家族只剩下尔金呷的女儿泽央措,而泽央措在信仰的力量下终于化仇恨为平静,为世仇唱起了《为罪人颂》。

这本小说,我读了很多次,每次都是感受到时代变迁的荡气回肠,文化交融的五彩缤纷,共存共荣的人间正道。

生于斯长于斯的康巴人,达真试图通过《康巴》回答关于康巴终极之问。

我是谁?康巴,青藏高原上横断山脉中的神秘之境,被誉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心中的香格里拉世界”。作为“藏族三大文化圈”之一,众所周知,康巴与西藏及其他涉藏地区虽然有一定的共同性,但差异性、地域特色十分明显。康巴地区跨西藏、四川、云南、青海四省,地处西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是我国西藏和四大涉藏地区的接合部和交通枢纽,是连接西藏和祖国腹地的桥梁和纽带。康巴地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康巴人不单单指藏族人,而是生活在这个区域的所有人,就像书里所写的云登格龙、郑云龙、尔金甲、王正西等,各民族在此长期共存、互相帮助、和谐共处,形成了以藏文化为主体兼容其他文化的多元文化共存的多元文化。在这里世界四大宗教并存、藏传佛教诸派汇聚、宗教文化纷繁多样。康巴各地民俗风情异彩纷呈,形成不同的文化小区域,如以德格为中心的德格文化圈、以大渡河上游为中心的嘉绒文化圈、以木雅贡噶为中心的木雅文化圈、康北高原草原的游牧文化圈,以康定、昌都、玉树等城镇为代表的汉藏商贸文化圈,在语言、建筑等方面也是各具特色。《康巴》三个故事,涵盖了康巴富饶美丽的地方,展示了康巴绚丽多彩的文化。

从哪里来?康巴地区是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最近发现的稻城皮洛遗址表明,至少在13万年前,这里就有聚居的古人群落。康区是最早归属于中国版图的民族地区之一,早在秦汉时代,中央王朝就在康区东部设置郡县。康巴地区是所有藏区中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最复杂的地区,既有“政教联盟”的土司制,又有“政教合一”制和“土流兼治”制,还有所谓的“不负王化”的部落群。近代以来,康巴地区更是烽烟滚滚,战火不断,各种文化不断交融,最后走向和谐。

哪里去?《康巴》里回族老人郑云龙最后感悟到,“我活到古稀才悟出,其实,民族不过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友情第一,智慧第一,才是全人类寻找和谐的终极目标。”我理解,这其实是达真最想告诉大家的。是啊,中华民族大家庭,交往交流交融,大家都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只有大家和谐相处,携手向前,共同奔向美好明天,才是正确的道路。就像冬奥会主题歌唱到的,大家手牵手,一起向未来。

(图片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