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西峰区

2025-02-08 12:35 来源:生活常识网 点击:

庆阳西峰区

在西峰区已经生活了四十多年,现在才开始深入地了解他的前世今生,同时也把所了解的发出来,让本地人了解家乡,让外地人了解庆阳和西峰。

首先讲明庆阳和西峰的关系:庆阳市是甘肃省最东面的一个地级市。如果说地图上的甘肃是一个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那么庆阳市就是飞天的头部。庆阳市下辖七县一区,市委市政府就设在这唯一的区——西峰区。所以当你坐飞机或者高铁,看到庆阳或者庆阳站时,其实就是落地在西峰区了。除了西峰,其他七个县是:环县、华池县、合水县、庆城县、镇原县、宁县、正宁县。其中庆城县在2002年之前名为庆阳县,容易被混淆。

地图上的西峰区位置

搞明白西峰区是个县级区之后,我们来了解他的前世。也就是上个世纪初,在当时的董志塬上,北部是庆阳县辖地,南部是宁县辖地。这两个县的县城都在川道中,地势较低,而董志塬则平均海拔1200——1300米,是地球上黄土最厚的大塬(当然属于黄土高原一部分)。在这大塬上从北向南有几个较大的镇子,分别是驿马(号称旱码头)、彭原(曾是唐代县城)、西峰(明清驻兵重寨)、董志(大塬以他为名)、肖金(是两县通往镇原县的枢纽)、和盛(原名邱家寨,是庆阳县在宁县的飞地)、太昌(大塬南下泾河川道前最后的集镇)。

民国初年,甘肃设有八个镇守使,其中一个就是陇东镇守使,虽然镇守使署设在平凉,但庆阳等七县也是其辖区,为了兵力可以快速抵达,就在西峰镇布设了骑兵部队。镇守使也频繁来西峰,这无疑加重了西峰的权重。冯玉祥担任西北边防督办时,其布置在甘肃的督军刘郁芬对八个镇守使进行过整合。但是庆阳的小军阀对抗失败后,就四下流窜成为当时陇东“兵匪一家”的破坏力量。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派来陇东的专员,也选择了西峰为驻地。所以西峰至今留有“专署巷”地名,但是这个专署应该远离了西峰老城中心大什字,已经在小什字之西了。

中央红军长征从镇原县进入庆阳地区,又从合水北去,在当时属于华池的吴旗镇(现属陕西志丹县。改名吴起镇)与陕甘红军会师,所以庆阳地区至今被称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虽然华池、合水、宁县、正宁东部部分成为陕甘边区组成部分,但是西峰等镇却被国民党控制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双方以驿马为界,进行一定的贸易往来。

1949年西峰解放,甘肃省人民政府设立庆阳地区行政公署(简称行署),对这七个县进行管理。其后虽和平凉行署合署过,但不久就又分开了。庆阳行署就设在当时的庆阳县西峰镇。

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西峰由镇升级为县级市。将原庆阳县南部的彭原、后官寨、温泉、什社、董志、肖金、显胜、陈户等八乡镇划归为市辖。这就是今天西峰区的前身。

曾经的庆阳地区行政公署所在,现在新建了统办大楼

2002年,又是一个大改变之年。庆阳地区改为庆阳市(地级市),其下辖的庆阳县改名庆城县,西峰市(县级市)改为西峰区。随着西峰油田的开发,东数西算的布局,省市政府的支持,西峰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曾经的乡镇也已经成为了城市一个中心